日寄 2025-03-28

作于: 2025 年 3 月 28 日,预计阅读时间 3 分钟

不要占据你笔下人物的躯壳,因为自由的灵魂会在其中显现。

上面这句话我自己总结的。凌晨翻知乎的时候学到关于创作故事的几个小事。

其一,在尝试写一个人物的行动、反应、思考时,作者达到的应该是一个被笔下人物“附身”的状态,而不是作者自己代入进人物面对的场景。 这两者很难分辨,因为笔下的人物和作者用的是同一个脑子。越是代入,越是容易把笔下的人物写成作者自己。 但要从自己想写的故事里抽离,我自己是做不到,抽离的状态下写出来的东西很干。

我能想到的办法就是,一旦意识到笔下的人物“简直就是我”,那十有八九是代入过头了。除非这个人物就是用作者自己为原型捏的。

代入过头的坏处很明显,写出来的每个主要人物都会继承作者的灵魂,继承作者的思考、经历感受、创伤。 写十个故事,十个故事的主角都像是同一个人。

其二,可以有详细的设定,但不需要尝试写清楚每个细节。但其实就是一件事,设定越多越细,越是把形象具体化,想象的空间就越少。 落到笔下的文字,承载的信息量是有限的。缺少的部分需要读者想象力弥补。 有些东西不写比写了更好,除非准备写的东西确实超乎读者想象。

改掉想写清楚所有细节的毛病。

其三,解除无意识的自我评价和自我约束。故事、人物、对白,都是,先放过自己,写出来的东西才会有惊喜。

虽然我觉得想战胜自己很难就是了。不过卡文的时候可以试试看吧,放开想象,没有读者没有作者,没有现实也不需要逻辑。 我准备也试试。

扯完了。睡觉。

/杂谈/ /日寄/